Welcome to my home ~郭大路

Welcome to my home ~郭大路
記錄曾經喜愛及現在喜愛的歌

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閔惠芬老師~二胡

閔惠芬,1945年11月生於江蘇宜興縣。8歲隨父閔季騫學習二胡,13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師從王乙先生。19歲跳級升入上海音樂學院本科民樂系,師從陸修棠教授。1969年畢業,先后在中國藝術團、上海樂團、上海藝術團擔任二胡獨奏演員,期間得到多位二胡名家的悉心指導。 1987年調入上海民族樂團,現為國家一級演員。 閔惠芬的演奏基本功全面、扎實,對樂曲內涵理解深刻,處理細膩,富有激情,具有動人的藝術魅力。她的演奏風格,“動人而不媚,誇張而不狂,哀怨而不傷”。她不僅深諳《陽關三疊》、《江河水》、《二泉映月》、《良霄》、《空山鳥語》等傳統名曲的演奏技巧,而且自己還創作了《拉駱駝》、《洪湖主題隨想曲》、《長城隨想》等二胡曲,她從藝30多年來,經常參加國內大型演出和比賽活動,並多次獲獎。曾在1963年第四屆“上海之春”全國二胡比賽中獲一等獎;1988年獲上海文學藝術獎和“上海之春”創作二等獎;1989年獲中國唱片廠頒發的首屆金唱片獎和全國優秀文藝工作者稱號;1991年獲“上海之春”優秀演奏獎;1994年獲寶鋼高雅藝術獎。 此外,她還多次隨中國藝術團赴美、法、加拿大等國訪問演出,在國際樂壇上享有盛譽。1973年,美國費城交響樂團指揮大師奧曼迪稱讚她是“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1977年,她演奏的東北民間樂曲《江河水》,曾使日本指揮大師小澤征爾感動得伏案慟哭,說她“拉出了人間悲切,聽起來使人痛徹肺腑”。她為我國民樂的繼承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摘自: ***閔惠芬小傳***



二泉映月:



阿炳的代表作。炳經常在無錫二泉邊拉琴,創作此曲時已雙目失明,據阿炳的親友和鄰居們回憶,阿炳賣藝一天仍不得溫飽,深夜回歸小巷之際,常拉此曲,淒切哀怨,尤為動人。  阿炳的朋友陸墟曾這樣描寫過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時的情景:大雪像鵝毛似的飄下來,對門的公園,被碎石亂玉,堆得面目全非。淒涼哀怨的二胡聲,從街頭傳來......只見一個蓬頭垢面的老媼用一根小竹竿牽著一個瞎子在公園路上從東向西而來,在慘澹的燈光下,我依稀認得就是阿炳夫婦倆。阿炳用右脅夾著小竹竿,背上背著一把琵琶,二胡掛在左肩,咿咿嗚嗚地拉著,在淅淅瘋瘋的飛雪中,發出淒厲欲絕的嫋嫋之音。


彭修文將此曲改編成民族器樂合奏曲;吳祖強改編成弦樂合奏曲;丁芷諾、何占豪為小提琴獨奏曲;丁善德改編成絃樂四重奏等等。


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徵爾第一次聽到《二泉映月》,淚流滿面,不自主地跪下去,他說這是真正的天籟,是世界級名曲,聽他是要跪下去聽的。小澤是華彥鈞的千古知音,他指揮過無數世界名曲,都沒有下跪,唯一使這個超級指揮家下跪的是中國的《二泉映月》。





 


《江河水》原為流傳於中國東北地區的民間樂曲,後被黃海懷改編為二胡獨奏曲,傳說東北有一對恩愛夫妻,丈夫不幸被官府抓去服苦役,後受折磨而死。妻子聞訊來到當年送丈夫的江邊,面對滔滔江水,回憶往事,痛不欲生。此曲奏來如泣如訴,以淒苦悲切和悲憤激昂的曲調,哭訴了勞苦大眾在舊社會遭受的壓迫和剝削,聲聲血淚,仇恨滿腔,是一曲催人淚下的悲樂。



年青時的閔惠芬老師

沒有留言: